查看原文
其他

计划经济为什么不可行?

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5-02

‍计划经济不可行,看起来是当代中国人的共识了,至少是大多数人。
但是,对于计划经济为什么错了,人们并没有真实的了解。
大多数人认为,计划经济下,缺乏激励机制,是计划经济的致命伤。这种简单的认知,导致重返计划经济的风险依然存在。
因为,人的主观价值是可以被修改的,我们不能否定人在某种思想驱动下,依然保持着行动动力的情况。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思想动员进行生产,就是一件常见的事。
甚至某一种奴役手段,也可以成为人行动的一种刺激,比如监狱。
缺乏激励机制,其实不是计划经济错误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很多经济干预手段,背后的思想依然是计划经济。
彻底了解计划经济的错误,才能真正破除计划经济理论带来的影响,才能避免再次进入计划经济。
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中,只有奥派才真正发现了计划经济不可行的原因。
我也推荐所有人都学一点经济学知识,我在另一个号也开了一个奥派经济学典籍阅读的专辑,点此可以阅读:
奥派六堂课,震惊南美!
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其实只是一种设想。
彻底的全面的计划经济,从来不可能真实实现,因为如果彻底执行,人类社会就将灭亡。
计划经济体系中,政府或中央计划机构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生产计划。这种经济模式旨在通过统一调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来实现国家经济目标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满足。
通俗地说,设想一个村庄里的村长,他掌握了全村的土地、种子、劳动力等资源,并且决定每户人家应该种什么作物、生产多少、何时收获。村长根据他对村民需求、资源状况的理解,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然后分配给每户人家去执行。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一个微型模拟:在实际的计划经济体系中,政府就像这位村长一样,通过中央计划委员会等机构,统一指挥和调度全国的生产活动。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竞争机制以及价格波动等市场信号被政府计划取代。
政府会根据预设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各行各业的生产目标和资源分配方案。
这意味着企业不再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是按照政府下发的指令进行生产活动。
例如,在计划经济中,钢铁厂不会因为市场对钢铁需求增多而自发扩大生产,也不会因为需求减少而减产或转型,一切均按照政府规划进行。
市场有多少需求,钢铁厂也不知道 ,因为没有价格传导机制,同样,工人的工资、企业的利润以及资源的分配也由政府决定,而非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
一个工人的工资,应该发多少,完全由政府机关中的人拍脑门决定。
因为产品有价格,企业不计算利润,工人的边际贡献值无法计算,那工资当然由领导决定。
因此,在计划经济社会生活过的人,就会明白,要加工资怎么办,求领导。
为什么说,彻底的计划经济不可行?因为如果没有外部市场的价格信号,完全靠一个领导针对社会中几十、上百万种商品的供需进行判断,结果是社会会马上崩溃。
在现在存在过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之所以能运作一段时间,就是因为外部市场依然有价格,依然在反应供需,计划经济中的官员,才可以进行参考,才不会立刻崩溃。
接下来,我就要来分析计划经济不可行的真正原因。
人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行
人这种生物,有一个本质的特点:叫人心隔肚皮。
人心是一种自由意志,人的心灵(或意识、思维)与物质(或身体、物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属性和定律。
心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实体的,主要负责思考、感知和意愿等活动,是主观的,而物质则是拥有广延、形状、位置等物理特性的实体,是客观的。
主观方面涉及个体行动者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欲望、期望、价值观和目的;
客观方面则涵盖了外在世界的物质条件和经济现象,如资源稀缺、商品和服务的物理属性等。
任何人的行动,并不是如太阳一样每天东升西起,他不是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人在行动时,还有主观层面的动机和目标。
尽管我们知道人类大脑的生理机能,但我们仍不能仅凭此预测一个人将如何行动,因为我们无法通过生理过程得知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目标。
这就是奥派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二元论。
只有基于二元论,才能看清,人类行动包含了主观的一面和客观的一面。主观方面,即个人和群体的意愿、欲望、目标、价值判断等心理活动,这些因素驱动着个体作出选择和行动。
客观方面,则包括物质世界的条件,如自然资源的分布、技术知识的状态、商品和服务的物理属性等。
那么沟通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行动?为什么要生产?为什么要工作?我怎么知道怎么生产是正确的?我怎么判断我的决策,在外部物理世界中能实现我的目标?
决定中央计划的领导,怎么知道我的心灵是什么样的?人的主观价值是不可琢磨的,是无法判断的,是千变万化的,是不可能被探知的。
马云曾经说,大数据可以实现计划经济。但大数据是历史数据,即使我天天蹲在你家门口,了解你过往五十年每天都吃油条,我都不能说,今天你依然会吃油条。
如果历史数据就决定了你未来的行动,那只需要将历史股市交易数据拿出来一算,不就可以知道明天的股价了吗?
人的心灵,是不能被计算的。
外物的物质世界可以计算,可以加总。但人的心灵加不了总。每一个人的需求不同,且急迫情况不同。
你如何加总人的主观价值呢?
人的心灵在驱动人的行动时也会计算,但这种计算方法叫序数。
比如,你要吃小笼包,还是吃油条,还是吃包子,你不是象计算器一样,判断这三个食品分别对自己的价值是多少,而是将三个食品进行排序,哪一个更重要,更能满足你。
人只要在行动,就必定按序数方式进行决策,因为他一定是认为行动比不行动好,但好多少,这是计算不了的。
但外部世界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可以进行基数计算的,钱是可以相加的,利润是可以加总核算的。
序数世界(人的心灵)和基数世界(外部世界)是怎么桥接的呢?
这就是计划经济不可行的关键原因,也即奥派的经济计算理论。
计划经济不可行的第一个原因
没有经济计算
前面我们说过,人的内心是主观的序数,无法加总,无法计算。而经济计算,正是解决人心与外部世界行动的一个关键。
简单来说,只有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我们才能不同的选择中找出最经济、最能满足主观价值的行动解决方案。
我要生活得更好,家里想有一辆自行车,这是我的主观价值。
那我就需要生产,但生产什么,能让我达到买辆自行车的目标呢?我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基础的经济计算。
我如果种粮食,我要计算种子的成本,化肥的成本 ,再计算粮食的产量和价格,将收益减掉成本,我可以知道,赚的钱能不能买辆自行车。
这个计算过程,必须依赖货币。
如果没有货币,也不让我进行经济计算,而是由村长来决定我生产什么,那我可能生产了无数个胡萝卜,结果没人要,因为生产太多了,烂在地里了,那么,我想有一台自行车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在市场经济中,我们使用货币作为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和服务价值的通用标准。
如果你想建一座桥,你需要知道建桥所需的钢铁、水泥、人工和其他资源的成本是多少,以及建好后这座桥能带来的货币价值。
如果不计算,那么这种生产,就很有可能是无效生产。
虽然计划经济体制离我们已经远去了,但是,上述案例类似的状况是否在发生呢?当然还在。
政府建个广场,是不是这种没有经济计算的行动呢?依然是。
只有经济计算才能通过货币价格,将这些复杂的投入和产出转化为可比的数据,让你清楚地知道你的投入是否划算,也就是这座桥是否值得建造。
货币在经济计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还能用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价格,从而使人们能在今天做出明天甚至是更远未来的经济决策。
比如企业家可以通过预计产品的未来售价,来判断现在投入多少成本进行生产是合理的。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计算还包括了对风险的评估。
由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主体需要根据概率来进行决策,例如预测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并通过货币价格来量化这些不确定性,从而在众多可能性中选出最优策略。
而在没有货币价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量化比较和排序。
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如土地、人力、技术等)各有特性,无法轻易转换或替代,而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可计算的经济关系。
经济计算是我们运用货币作为中介,对经济活动中投入产出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和选择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计算是通过价格机制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消费者偏好的核心工具。如果失去了价格,那就会将稀缺的东西,当下就用掉,但未来呢?却出现了紧缺。
比如,由村长安排大家吃饭,天天大鱼大肉,没过几天,就发现,明天的口粮已经被昨天的你装肚子里去了。
它帮助每一个身处于市场中的人,权衡有限资源在满足多重需求之间的分配,它构成了企业和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基础工具,使得整个社会资源能够较为有效地配置和流转。
其他的所有计划经济不可行的原因,都是缺乏经济计算的注解,都是次要的。
计划经济不可行的第二个原因
消灭时间偏好,无法进行资本积累
时间偏好是奥派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描述了人们在面对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时的偏好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抉择:是现在花掉辛苦挣来的钱买一件心仪的衣服,还是存起来以便将来买一辆更好的车?
如果你更倾向于眼前的满足,这就体现出较高的时间偏好,意味着你赋予现在比未来更高的价值。
反之,如果你愿意推迟现在的满足,将金钱投资于未来更大的回报,那么你的时间偏好较低。
人在行动时,时间偏好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不同时间段内满足欲望的物品或服务的相对评价上。
一般来说,人们更喜欢即时的满足,而不是延迟的满足,这就是所谓的高时间偏好。
而如果一个人愿意放弃眼前较小的满足,以换取未来更大的满足,那就表明他具有低时间偏好或说是耐心,这种时间偏好在每个人的决策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决定了人们如何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投资之间做出权衡。
时间偏好,带来了资本积累。要实现资本积累,就必须将本可以在今天消费掉的东西进行储蓄。当下消费更小,积累的资本就更多,未来的生产力就更高。
资本积累是指一个经济体或个人通过储蓄和投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过程,这里的生产要素可以是实物资产(如机械设备、建筑物)、人力资本(如教育和技能培训)或是金融资本(如存款、股票)。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为它能带来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经济的生产能力。
时间偏好与资本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具有高时间偏好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现时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动力相对较弱,这可能导致资本积累的速度放缓。
相反,如果时间偏好较低,即人们愿意为了未来更大的回报而牺牲眼前的消费,那么资本积累就会加快。
因为人们会选择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投资于生产设施的建设、技术研发、教育培训等领域,这些都将转化为社会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
在市场经济中,时间偏好通过利率机制得到了体现。
利率可以看作是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一种交换比率,较低的利率反应了人们更看好未来,更愿意积累资本,而更高的利率,则反应了人们当下急于消费,不看重未来。
时间偏好和个人的消费决策直接影响了资本积累的过程。
一个社会整体较高的时间偏好倾向可能会限制资本的积累,而较低的时间偏好则有助于资本的快速增长,进而推动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价格信号尤其是利率的调整,个人的时间偏好与资本积累的进程紧密相连,共同塑造着经济的运行轨迹。
而在计划经济中,由于缺乏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的自由浮动,无法自然地形成对时间价值的定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市场经济中个体所表现出的时间偏好。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资源的分配,而不是让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这意味着资本和资源的流动不再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利率的影响,而是根据政府的计划指令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市场机制对时间价值的定价,就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方式来衡量现在与未来之间资源价值的差异,那人们就不会储蓄,也就不会有什么未来的资本。
计划经济中个体和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何时消费和投资,因为生产和消费的目标、规模以及节奏都是由中央计划决定的。
换句话说,人们的时间偏好并不能直接影响他们在消费和投资上的选择,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市场行为来体现和执行这些偏好。
例如,如果一位企业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想要投资一个长期项目以获得未来的高收益,但如果政府的计划并不支持这项投资,那么这位企业家就无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偏好进行决策。
而如果是市场经济,企业家可以根据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利率等市场信号来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从而充分体现其时间偏好。
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市场对时间价值的自然定价,时间偏好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体现和执行,这导致资源无法根据社会对时间价值的认知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时间偏好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而时间偏好被干预,进一步削弱了经济体系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对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管理。
计划经济不可行的第三个原因
知识无法被计划
市场经济通过无数个体和企业的分散决策,形成了一套能够实时反映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性的信息网络。
在计划经济中,往往由一个中央的统计机构收集信息,对生产和销售进行“统筹安排”。

然而经济学家哈耶克则从知识论的角度,否定了这种统筹安排的可行性。

哈耶克认为,人对世界的判断是主观的;人类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巨大的。

因此在任何社会,知识都是分散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只是全部知识的一小部分。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掌握市场运转所需的知识。

与哈耶克同代的哲学家波普尔、科学家波兰尼也指出:知识是人类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科学发现,都高度依赖个人的知识、偶然的灵感。

但是计划经济的中央权力,总是假装自己掌握了全社会的知识,对社会生活实行强制的统筹安排,这就像“一群算命先生,消灭了市场个体运用知识的机会”。

知识有明晰的、可编码的,但更多的知识是隐含的、不可编码的,这些知识分散在无数人的头脑中,这种分散的知识也称为“分⽴的知识”(divided knowledge)。
知识的分散性也意味着它是不能被某个人或机构集中地掌握的,甚至也不能被收集与统计。

使隐含的、分散的知识得以利用的机制,哈耶克称之为“知识分工”。知识分工相对劳动分工而言。
劳动分工建立在对某种技能(如斯密制针的例子)的利用之上,知识分工建立在对头脑中的知识的利用之上。
劳动分工强调的是不同人之间在生产上存在着“替代率”的差异,通过分工合作将增进效率,而知识分工强调的更多的是利用差异的或不可替代的知识所产生的合作效率。
哈耶克认为知识分工与劳动分工一样重要。当然任何一种劳动分工都包含了知识的利用,而任何一种知识分工也都需要劳动的参与。
相比而言,门格尔强调的不是知识分工,而是知识本身,他认为使得人类福利增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包含在知识中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与利用,而非斯密强调的“分工”。
他认为知识的利用使人类能够不断地增加对高级财货的利用,也就是资本的使用,资本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生产出更多样的产品。
知识的这种增进福利的效应,还在于知识被生产出来之后,它被复制、使用的成本很低,这使得知识的大规模使用具有可能性。

显然,只有当个体“有权利”利用他的知识的时候,上述利用知识所产生的福利效应才能实现。
换句话说,知识的分散性决定了个体利用知识的权利不能受到人为的限制,更不能被剥夺。

为了使分散的知识得以利用,那么,就必须保障个体的权利。即知识的“分散性”或“分立性”,决定了权利的“分立性”。
也就是说,知识的分散性决定了必须把利用知识的权利下放给个体,而不能由“上面”来决定个体应该如何利用知识。

如上所述,知识的分立性决定了权利的分立性,即“分立的权利”。“分立的权利”与“集中的权力”相对,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权利不受某个“集中的权力”的干预,他只需要服从普遍的一般性规则(法律),这样的规则保障不同的个体能够平等地利用他的知识。
私有财产权实际上就是“分立的权利”或“分立的财产权”的另外一种说法,因为当财产私有,即被不同人所有时,它就是“分立的”。
哈耶克等人因此指出,计划经济是一种理性的僭越、致命的自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崩溃、道德沦丧、真理消亡。
计划经济不可行的原因之四
没有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价格机制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巧妙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发挥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所在。
设想一下,你住在一个小镇上,一开始,镇上的居民都自给自足,每个人都负责种植粮食、编织衣物、修理器具、饲养家禽等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每个人既要忙于农耕又要从事手工艺,精力有限,无法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于是生产效率普遍不高。
这个时候,A先生发现自己特别擅长织布,他织出来的布料质地优良,深受邻居们的喜爱。B女士则发现自己种田特别拿手,她的农田亩产极高。C先生则是一位出色的铁匠,他打造的农具耐用且高效。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人们开始关注效率和效益,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其他必需品,将会大大提高整个小镇的生活水平。
于是,A先生选择了全职织布,并将自己的布料拿到市场上出售。由于他的布料质量上乘,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大量买家,价格也随之上涨。
B女士专注于农业生产,她的粮食产量飙升,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C先生专心磨炼铁艺,打造出的农具性能优异,农民们纷纷购买,他的生意日益红火。
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每个人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否则会被同行超越,失去市场份额。
而价格机制则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当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生产;反之,当产品过剩时,价格下跌,促使资源向其他需求旺盛的领域转移。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也日益丰富和完善。居民们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技术进步加速,产品迭代升级。
同时,由于分工细化,人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激发了人们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而价格机制则引导着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间的合理配置。
二者合力推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更加高效有序,为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其中,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机构统一分配资源、制定生产目标、安排就业和产品分配,以期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和价格机制被人为取消或严重削弱,政府代替了市场,根据国家的整体计划来指定各个企业的生产任务,企业不需要通过市场竞争获取订单和客户,生产和销售活动都受到严格的计划指导,因此,企业失去了竞争的压力和动力。
计划经济还抑制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通过洞察市场机会、引入新产品或改进生产流程来赢得竞争优势,这种创新和冒险精神驱动着经济向前发展。
而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只需要按照上级下达的指标行事,缺乏自主决策的空间和创新的动力。
再回到计划经济,有没有可能,要看计划经济的真正问题,是不是被人真正发现,并得到社会精英们的普遍认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